今天騎單車往石門水庫路上,遇到紅牌重機車隊,至少有60部機車,狂催油門,排氣聲浪真的快把路人耳膜震傷了,也打擾了清幽的山間民眾生活,真的不知道為什麼,車聚一定要搞得這麼沒水準,這樣不但沒有很帥,反而讓人覺得這些重機車隊很沒水準。
紅牌重機我記得路權等同自小客車,那在路上跑應該一輛跟著一輛,而不是一堆重機並排吧,我想這些規定就算是車隊要出遊,也應該遵守,而不應該目中無人,像一群路霸一樣。
不要搞到以後,車隊出遊要跟地方治安機關報備,還要取得路權,大家到時候不要怨不自由,很多時候,自己太隨便不守法,去影響別人的權益,最後反而導致作繭自缚,得不償失。
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
雨天備案,訓練台
Baby Back's RIBS HOUSE 美式餐廳
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
這門後掛架,挺好用的,才39元
第一次吃鮮友火鍋心得
昨天帶著一群家人去玩回來後,想說去吃吃桃園新開幕的鮮友火鍋,這家火鍋在台中很有名,前一陣子才在桃園展店,廣告打很大。號稱比一般吃到飽火鍋店,食材用料高檔,2小時無限量供應。不過5點半到現場,傻眼了,第一次看到餐廳是用醫院那種號碼顯示,叫號系統。 我居然是90號,那時只到48號耶,一等就等1個多小時,真得蠻誇張的,吃完要結帳的時候,已經輪到160號了,生意真的是好到爆掉。
火鍋食材部分
品樣不少,至少有60種以上,不過肉片只有霜降牛肉、跟豬肉片令我欣賞,厚度夠又很大片,海鮮相當新鮮,補食材的速度也相當快,不怕客人吃,這點值得嘉獎。蔬菜款式不少,高麗菜尤其甜。
沙拉吧
沒吃,老實講沒實力吃,年紀也不小了,去吃這種吃到飽要挑重點吃。
熱食部分款式不少還有壽司跟手捲,不過還可以,稱不上超級好吃,不過不吸引我。
醬料部分相當齊全,還有分蛋器的設置,相當窩心。
飲料部分有罐裝可樂、雪碧、芬達。飲料機部分有冰沙,紅茶、水果茶等。熱飲部分,當然有咖啡跟茶類。
點心部分,巧克力塔跟蛋糕餅乾,選擇算不少。
冰淇淋部分有甜筒冰淇淋、還有明治冰棒,都超好吃得,一定不能放過。
用餐環境,非常乾淨整潔,值得嘉許,尤其廁所,有高檔餐廳廁所的水準。
火鍋食材部分
品樣不少,至少有60種以上,不過肉片只有霜降牛肉、跟豬肉片令我欣賞,厚度夠又很大片,海鮮相當新鮮,補食材的速度也相當快,不怕客人吃,這點值得嘉獎。蔬菜款式不少,高麗菜尤其甜。
沙拉吧
沒吃,老實講沒實力吃,年紀也不小了,去吃這種吃到飽要挑重點吃。
熱食部分款式不少還有壽司跟手捲,不過還可以,稱不上超級好吃,不過不吸引我。
醬料部分相當齊全,還有分蛋器的設置,相當窩心。
飲料部分有罐裝可樂、雪碧、芬達。飲料機部分有冰沙,紅茶、水果茶等。熱飲部分,當然有咖啡跟茶類。
點心部分,巧克力塔跟蛋糕餅乾,選擇算不少。
冰淇淋部分有甜筒冰淇淋、還有明治冰棒,都超好吃得,一定不能放過。
用餐環境,非常乾淨整潔,值得嘉許,尤其廁所,有高檔餐廳廁所的水準。
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
幫兒子買的CROCS鞋
Master Grip 板手組
Powersystem晶片,輸出模式測試報告
經過一個禮拜多的測試該晶片的效能,包含Normal跟Sport模式,寫一下心得報告,做一下紀錄。
Normal模式:
在此模式下,覺得比原廠順暢好開,起步跟加速比原廠快上不少,換檔時間也比較聰明一些,不過因為4AT之故,在突然遇到爬坡會有尷尬的輸出瓶頸,這種狀況在原廠未改狀況,更為明顯,晶片加持下,改善不少,但是仍然能感受到4AT遇到這種窘境時的不快感。
油耗部分,跟原廠差不了多少,並未感到特別耗油。
機油溫度正常行駛狀況保持在88度,激烈操駕90-92,水溫88度
Sport模式:
在此模式下,感覺車子好像隨時保持在戰鬥競技的狀態,老實說,對不喜歡太熱血的人,會覺得真的不好開,因為隨便踩就衝很快,連我平常蠻習慣開車大腳的人,都覺得有點恐怖的感覺。
Sport模式提升的馬力跟扭力數據應該明顯更高,因為在Normal模式下,不會有煞車距離明顯變長,跟煞不太住的感覺,但是Sport模式下,覺得煞車該升級了,不然還是用Normal模式開,不然家人開我的車,我怕會不習慣出事。
Sport模式明顯有力許多
證據一
倒車打R檔,放開煞車後的後退力道,還有補油門時的後退力道,跟Normal還有原廠未改狀況相比,不是有力而已,而是有點猛爆,雖然不會難以控制,但是那種感覺需要慢慢習慣。
證據二
高速行駛,突然遇到爬坡,以往保持油門不重踩的無力感,沒有了,取而代之是繼續加速,這樣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。
正常行駛油溫90,激烈行駛92以上,水溫86
關於為何Sport模式為何水溫會比Normal及原廠低,這令人不解,但是據了解Sport模式應該是欺騙電腦水溫,以獲取更多供油,原廠儀表上水溫會較低,可以理解。但是外接水溫表,依然顯示Sport模式下水溫較Normal模式低,我想到一個可能是,因為較多的供油,降低引擎溫度,不過這只是懷疑,未經證實。
關於Sport模式下不開冷氣,水溫即使到了原廠預設風扇啟動的96度,還是不會啟動,這個問題,已經詢問過晶片廠商,該廠商表示,改裝晶片,沒有去控制風扇開啟的時機,不過因為Sport模式下,會去欺騙原廠電腦水溫訊號,送給原廠電腦較低的水溫訊號,以獲得更多供油,所以應該是原廠電腦以為水溫還沒到96度,所以風扇還沒開啟。至於到底欺騙的幅度有多大,我想至少4度以上,因為我上次測試水溫100度,風扇還是不會轉,比原廠值高4度了,等那天我心臟大一點,再來做這個實驗。
以前回原廠有故意關掉風扇,讓水溫飆到120度過,不過是因為在換冷卻水,加速空氣排出,所以技師惡搞,不過引擎年紀有點大了,常常這樣搞,不是很妥當。
總之,又不是每天在尬車,覺得Sport模式讓人神經緊繃,反而Normal模式的穩定夠用的輸出,讓人覺得更為實用,我應該會選擇Normal模式。
Normal模式:
在此模式下,覺得比原廠順暢好開,起步跟加速比原廠快上不少,換檔時間也比較聰明一些,不過因為4AT之故,在突然遇到爬坡會有尷尬的輸出瓶頸,這種狀況在原廠未改狀況,更為明顯,晶片加持下,改善不少,但是仍然能感受到4AT遇到這種窘境時的不快感。
油耗部分,跟原廠差不了多少,並未感到特別耗油。
機油溫度正常行駛狀況保持在88度,激烈操駕90-92,水溫88度
Sport模式:
在此模式下,感覺車子好像隨時保持在戰鬥競技的狀態,老實說,對不喜歡太熱血的人,會覺得真的不好開,因為隨便踩就衝很快,連我平常蠻習慣開車大腳的人,都覺得有點恐怖的感覺。
Sport模式提升的馬力跟扭力數據應該明顯更高,因為在Normal模式下,不會有煞車距離明顯變長,跟煞不太住的感覺,但是Sport模式下,覺得煞車該升級了,不然還是用Normal模式開,不然家人開我的車,我怕會不習慣出事。
Sport模式明顯有力許多
證據一
倒車打R檔,放開煞車後的後退力道,還有補油門時的後退力道,跟Normal還有原廠未改狀況相比,不是有力而已,而是有點猛爆,雖然不會難以控制,但是那種感覺需要慢慢習慣。
證據二
高速行駛,突然遇到爬坡,以往保持油門不重踩的無力感,沒有了,取而代之是繼續加速,這樣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。
正常行駛油溫90,激烈行駛92以上,水溫86
關於為何Sport模式為何水溫會比Normal及原廠低,這令人不解,但是據了解Sport模式應該是欺騙電腦水溫,以獲取更多供油,原廠儀表上水溫會較低,可以理解。但是外接水溫表,依然顯示Sport模式下水溫較Normal模式低,我想到一個可能是,因為較多的供油,降低引擎溫度,不過這只是懷疑,未經證實。
關於Sport模式下不開冷氣,水溫即使到了原廠預設風扇啟動的96度,還是不會啟動,這個問題,已經詢問過晶片廠商,該廠商表示,改裝晶片,沒有去控制風扇開啟的時機,不過因為Sport模式下,會去欺騙原廠電腦水溫訊號,送給原廠電腦較低的水溫訊號,以獲得更多供油,所以應該是原廠電腦以為水溫還沒到96度,所以風扇還沒開啟。至於到底欺騙的幅度有多大,我想至少4度以上,因為我上次測試水溫100度,風扇還是不會轉,比原廠值高4度了,等那天我心臟大一點,再來做這個實驗。
以前回原廠有故意關掉風扇,讓水溫飆到120度過,不過是因為在換冷卻水,加速空氣排出,所以技師惡搞,不過引擎年紀有點大了,常常這樣搞,不是很妥當。
總之,又不是每天在尬車,覺得Sport模式讓人神經緊繃,反而Normal模式的穩定夠用的輸出,讓人覺得更為實用,我應該會選擇Normal模式。
Powersystem晶片,輸出模式測試報告
經過一個禮拜多的測試該晶片的效能,包含Normal跟Sport模式,寫一下心得報告,做一下紀錄。
Normal模式:
在此模式下,覺得比原廠順暢好開,起步跟加速比原廠快上不少,換檔時間也比較聰明一些,不過因為4AT之故,在突然遇到爬坡會有尷尬的輸出瓶頸,這種狀況在原廠未改狀況,更為明顯,晶片加持下,改善不少,但是仍然能感受到4AT遇到這種窘境時的不快感。
油耗部分,跟原廠差不了多少,並未感到特別耗油。
機油溫度正常行駛狀況保持在88度,激烈操駕90-92,水溫88度
Sport模式:
在此模式下,感覺車子好像隨時保持在戰鬥競技的狀態,老實說,對不喜歡太熱血的人,會覺得真的不好開,因為隨便踩就衝很快,連我平常蠻習慣開車大腳的人,都覺得有點恐怖的感覺。
Sport模式提升的馬力跟扭力數據應該明顯更高,因為在Normal模式下,不會有煞車距離明顯變長,跟煞不太住的感覺,但是Sport模式下,覺得煞車該升級了,不然還是用Normal模式開,不然家人開我的車,我怕會不習慣出事。
Sport模式明顯有力許多
證據一
倒車打R檔,放開煞車後的後退力道,還有補油門時的後退力道,跟Normal還有原廠未改狀況相比,不是有力而已,而是有點猛爆,雖然不會難以控制,但是那種感覺需要慢慢習慣。
證據二
高速行駛,突然遇到爬坡,以往保持油門不重踩的無力感,沒有了,取而代之是繼續加速,這樣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。
正常行駛油溫90,激烈行駛92以上,水溫86
關於為何Sport模式為何水溫會比Normal及原廠低,這令人不解,但是據了解Sport模式應該是欺騙電腦水溫,以獲取更多供油,原廠儀表上水溫會較低,可以理解。但是外接水溫表,依然顯示Sport模式下水溫較Normal模式低,我想到一個可能是,因為較多的供油,降低引擎溫度,不過這只是懷疑,未經證實。
關於Sport模式下不開冷氣,水溫即使到了原廠預設風扇啟動的96度,還是不會啟動,這個問題,已經詢問過晶片廠商,該廠商表示,改裝晶片,沒有去控制風扇開啟的時機,不過因為Sport模式下,會去欺騙原廠電腦水溫訊號,送給原廠電腦較低的水溫訊號,以獲得更多供油,所以應該是原廠電腦以為水溫還沒到96度,所以風扇還沒開啟。至於到底欺騙的幅度有多大,我想至少4度以上,因為我上次測試水溫100度,風扇還是不會轉,比原廠值高4度了,等那天我心臟大一點,再來做這個實驗。
以前回原廠有故意關掉風扇,讓水溫飆到120度過,不過是因為在換冷卻水,加速空氣排出,所以技師惡搞,不過引擎年紀有點大了,常常這樣搞,不是很妥當。
總之,又不是每天在尬車,覺得Sport模式讓人神經緊繃,反而Normal模式的穩定夠用的輸出,讓人覺得更為實用,我應該會選擇Normal模式。
Normal模式:
在此模式下,覺得比原廠順暢好開,起步跟加速比原廠快上不少,換檔時間也比較聰明一些,不過因為4AT之故,在突然遇到爬坡會有尷尬的輸出瓶頸,這種狀況在原廠未改狀況,更為明顯,晶片加持下,改善不少,但是仍然能感受到4AT遇到這種窘境時的不快感。
油耗部分,跟原廠差不了多少,並未感到特別耗油。
機油溫度正常行駛狀況保持在88度,激烈操駕90-92,水溫88度
Sport模式:
在此模式下,感覺車子好像隨時保持在戰鬥競技的狀態,老實說,對不喜歡太熱血的人,會覺得真的不好開,因為隨便踩就衝很快,連我平常蠻習慣開車大腳的人,都覺得有點恐怖的感覺。
Sport模式提升的馬力跟扭力數據應該明顯更高,因為在Normal模式下,不會有煞車距離明顯變長,跟煞不太住的感覺,但是Sport模式下,覺得煞車該升級了,不然還是用Normal模式開,不然家人開我的車,我怕會不習慣出事。
Sport模式明顯有力許多
證據一
倒車打R檔,放開煞車後的後退力道,還有補油門時的後退力道,跟Normal還有原廠未改狀況相比,不是有力而已,而是有點猛爆,雖然不會難以控制,但是那種感覺需要慢慢習慣。
證據二
高速行駛,突然遇到爬坡,以往保持油門不重踩的無力感,沒有了,取而代之是繼續加速,這樣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。
正常行駛油溫90,激烈行駛92以上,水溫86
關於為何Sport模式為何水溫會比Normal及原廠低,這令人不解,但是據了解Sport模式應該是欺騙電腦水溫,以獲取更多供油,原廠儀表上水溫會較低,可以理解。但是外接水溫表,依然顯示Sport模式下水溫較Normal模式低,我想到一個可能是,因為較多的供油,降低引擎溫度,不過這只是懷疑,未經證實。
關於Sport模式下不開冷氣,水溫即使到了原廠預設風扇啟動的96度,還是不會啟動,這個問題,已經詢問過晶片廠商,該廠商表示,改裝晶片,沒有去控制風扇開啟的時機,不過因為Sport模式下,會去欺騙原廠電腦水溫訊號,送給原廠電腦較低的水溫訊號,以獲得更多供油,所以應該是原廠電腦以為水溫還沒到96度,所以風扇還沒開啟。至於到底欺騙的幅度有多大,我想至少4度以上,因為我上次測試水溫100度,風扇還是不會轉,比原廠值高4度了,等那天我心臟大一點,再來做這個實驗。
以前回原廠有故意關掉風扇,讓水溫飆到120度過,不過是因為在換冷卻水,加速空氣排出,所以技師惡搞,不過引擎年紀有點大了,常常這樣搞,不是很妥當。
總之,又不是每天在尬車,覺得Sport模式讓人神經緊繃,反而Normal模式的穩定夠用的輸出,讓人覺得更為實用,我應該會選擇Normal模式。
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
Powersystem 改裝晶片模式調整
改裝Powersystem(以下簡稱PS)晶片,已經快一個禮拜了,都是用normal模式行駛,油耗部分,跟未改之前差不了多少,不過引擎輸出變強不少,不管低速或中高速都比未改之前,有不小的進步,變速箱換檔也比未改之前,敏捷不少。改裝品廠商說,Sport 模式會多3%供油跟點火,而且換檔會更敏銳,更運動化的設定,今天決定動手調整一下模式,體驗一下Sport模式。
注意,調整模式前,務必是熄火狀態。
1.首先準備工具十字起子一支

2.晶片背後,4顆十字螺絲

3.用起子旋開後,內部有示意圖,提示如何調整模式

4.調整成Sport模式

因為我的車款式NA,所以晶片只有兩種模式,如果是Turbo車種,會有五種模式供調整。
將盒子蓋回去,如果放在手套箱,沒有防水問題,建議螺絲不用鎖回去了,蓋回蓋子就好了,這樣調整比較方便。
注意,調整模式前,務必是熄火狀態。
1.首先準備工具十字起子一支
2.晶片背後,4顆十字螺絲
3.用起子旋開後,內部有示意圖,提示如何調整模式
4.調整成Sport模式
因為我的車款式NA,所以晶片只有兩種模式,如果是Turbo車種,會有五種模式供調整。
將盒子蓋回去,如果放在手套箱,沒有防水問題,建議螺絲不用鎖回去了,蓋回蓋子就好了,這樣調整比較方便。
Powersystem 改裝晶片模式調整
改裝Powersystem(以下簡稱PS)晶片,已經快一個禮拜了,都是用normal模式行駛,油耗部分,跟未改之前差不了多少,不過引擎輸出變強不少,不管低速或中高速都比未改之前,有不小的進步,變速箱換檔也比未改之前,敏捷不少。改裝品廠商說,Sport 模式會多3%供油跟點火,而且換檔會更敏銳,更運動化的設定,今天決定動手調整一下模式,體驗一下Sport模式。
注意,調整模式前,務必是熄火狀態。
1.首先準備工具十字起子一支

2.晶片背後,4顆十字螺絲

3.用起子旋開後,內部有示意圖,提示如何調整模式

4.調整成Sport模式

因為我的車款式NA,所以晶片只有兩種模式,如果是Turbo車種,會有五種模式供調整。
將盒子蓋回去,如果放在手套箱,沒有防水問題,建議螺絲不用鎖回去了,蓋回蓋子就好了,這樣調整比較方便。
注意,調整模式前,務必是熄火狀態。
1.首先準備工具十字起子一支
2.晶片背後,4顆十字螺絲
3.用起子旋開後,內部有示意圖,提示如何調整模式
4.調整成Sport模式
因為我的車款式NA,所以晶片只有兩種模式,如果是Turbo車種,會有五種模式供調整。
將盒子蓋回去,如果放在手套箱,沒有防水問題,建議螺絲不用鎖回去了,蓋回蓋子就好了,這樣調整比較方便。
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
換手工編輪圈跟內胎
話說今天騎在桃園成功路,大馬路上也不是騎很路邊,居然防刺胎被針刺穿了,唉!終於遇到了,還好是在市區,想說內胎也四年多了,乾脆換新了,不然氣嘴也老式漏氣漏很快,簽去車行,患內胎,順便問老闆,我這種車的輪圈有沒有的換啊,因為我的鋁圈條幅都生鏽了,還有點變型,不過後輪飛輪是舊型鎖牙式的,現在賣的改裝鋁圈都是出卡式居多,老闆說要手工編啊,邊一個輪圈要1-2千元,不過這台我實在不想花那麼多錢搞,問一下老闆那有沒有強度好一點的現成輪圈,老闆說,他有一組用不鏽鋼條幅重編的輪組,花鼓雖然不是用高檔的培林花鼓,但是也是鋁合金花鼓,轉動起來也比我目前車上這款優很多,一組只要1000元,太心動了,當場給他殺下去,順便把原來殘破不堪的輪圈換掉。
前輪

後輪
前輪
後輪
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
透視內幕-日產GT-R跑車你錯過了嗎?
19號首播跟今天凌晨重播的透視內幕-日產GT-R跑車節目,如果你錯過了,沒有關係,因為我也錯過了,我忘記錄了,正當我覺得很可惜之際,網路逛著逛著,發現車訊網有一些節目精華片段的影片,所以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錯過,可以看一下精華版本,我最喜歡的高恩試乘GT-R時那段影片,他的表情真的很好笑,看得出來非常得不舒服,已經很想吐了。
GTR紐伯林賽道測試
GTR日本仙台機密試車
GTR挑戰保時捷911
日產GTR之高恩試乘表情
影片來源:車訊網
GTR紐伯林賽道測試
GTR日本仙台機密試車
GTR挑戰保時捷911
日產GTR之高恩試乘表情
影片來源:車訊網
透視內幕-日產GT-R跑車你錯過了嗎?
19號首播跟今天凌晨重播的透視內幕-日產GT-R跑車節目,如果你錯過了,沒有關係,因為我也錯過了,我忘記錄了,正當我覺得很可惜之際,網路逛著逛著,發現車訊網有一些節目精華片段的影片,所以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錯過,可以看一下精華版本,我最喜歡的高恩試乘GT-R時那段影片,他的表情真的很好笑,看得出來非常得不舒服,已經很想吐了。
GTR紐伯林賽道測試
GTR日本仙台機密試車
GTR挑戰保時捷911
日產GTR之高恩試乘表情
影片來源:車訊網
GTR紐伯林賽道測試
GTR日本仙台機密試車
GTR挑戰保時捷911
日產GTR之高恩試乘表情
影片來源:車訊網
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
X-trail 2.5+powersystem
雖然已經是原廠引擎輸出180PS了,但是還是覺得不是很有力,行駛的這段期間陸陸續續改過Ignite REV加強點火,號稱可以加強引擎輸出到4-5PS,老實說,是有差那麼一點點,但是換來的代價是每兩萬公里到兩萬五千公里就要換掉NGK雙銥火星塞,簡直是火星塞殺手。
藤壺尾管官方數據,號稱可以增加5PS,扭力增加0.2公斤米
再來是PowerSystem 比較了不少改裝電腦跟晶片,最後選擇這款,也不是說其他不好,是因為這款的安裝方式跟拆卸方法,以後不想用可以拆開賣。今天安裝的時候,這款電腦是屬於外掛的電腦,只需要接四條訊號線,NA車款有normal跟sport模式,本來廠商是直接幫我設成sport模式,結果安裝好試完車都很滿意,一問之下,才知道目前是sport模式,不過正在還原車內版件的時候,我發現一件事水溫表顯示水溫100度了,但是散熱風扇還是沒有轉動,超怪因為原廠設定是96度狀況下沒有開冷氣的話,風扇會開啟散熱,sport模式下,水溫都100度了,沒有開冷氣的狀況下,風扇還是不打,我覺得很怪,不敢在測下去了,直接請廠商問一下法國晶片原廠,到底幾度才會開啟。調整回normal模式,就沒有風扇不轉的問題了。
晶片提升數據是17PS跟2.55公斤米,廠商說這是在normal模式下測得的。
廠商提供五年保固


電腦直接放在手套箱

今天稍微體驗了一下Sport跟normal差異,覺得sport換檔銜接更快,更競技化,開起來的確很爽快,不過還是要等廠商詢問過後原因跟開啟溫度後,我才敢用,不然毛毛的。
這樣加一加,理論上我的X-trail引擎輸出應該已經破200PS了,但是車重達1.6頓,只能說開起來順暢,稱不上快,但是更好的馬力重量比,應該會更省油才對。
藤壺尾管官方數據,號稱可以增加5PS,扭力增加0.2公斤米
再來是PowerSystem 比較了不少改裝電腦跟晶片,最後選擇這款,也不是說其他不好,是因為這款的安裝方式跟拆卸方法,以後不想用可以拆開賣。今天安裝的時候,這款電腦是屬於外掛的電腦,只需要接四條訊號線,NA車款有normal跟sport模式,本來廠商是直接幫我設成sport模式,結果安裝好試完車都很滿意,一問之下,才知道目前是sport模式,不過正在還原車內版件的時候,我發現一件事水溫表顯示水溫100度了,但是散熱風扇還是沒有轉動,超怪因為原廠設定是96度狀況下沒有開冷氣的話,風扇會開啟散熱,sport模式下,水溫都100度了,沒有開冷氣的狀況下,風扇還是不打,我覺得很怪,不敢在測下去了,直接請廠商問一下法國晶片原廠,到底幾度才會開啟。調整回normal模式,就沒有風扇不轉的問題了。
晶片提升數據是17PS跟2.55公斤米,廠商說這是在normal模式下測得的。
廠商提供五年保固
電腦直接放在手套箱
今天稍微體驗了一下Sport跟normal差異,覺得sport換檔銜接更快,更競技化,開起來的確很爽快,不過還是要等廠商詢問過後原因跟開啟溫度後,我才敢用,不然毛毛的。
這樣加一加,理論上我的X-trail引擎輸出應該已經破200PS了,但是車重達1.6頓,只能說開起來順暢,稱不上快,但是更好的馬力重量比,應該會更省油才對。
X-trail 2.5+powersystem
雖然已經是原廠引擎輸出180PS了,但是還是覺得不是很有力,行駛的這段期間陸陸續續改過Ignite REV加強點火,號稱可以加強引擎輸出到4-5PS,老實說,是有差那麼一點點,但是換來的代價是每兩萬公里到兩萬五千公里就要換掉NGK雙銥火星塞,簡直是火星塞殺手。
藤壺尾管官方數據,號稱可以增加5PS,扭力增加0.2公斤米
再來是PowerSystem 比較了不少改裝電腦跟晶片,最後選擇這款,也不是說其他不好,是因為這款的安裝方式跟拆卸方法,以後不想用可以拆開賣。今天安裝的時候,這款電腦是屬於外掛的電腦,只需要接四條訊號線,NA車款有normal跟sport模式,本來廠商是直接幫我設成sport模式,結果安裝好試完車都很滿意,一問之下,才知道目前是sport模式,不過正在還原車內版件的時候,我發現一件事水溫表顯示水溫100度了,但是散熱風扇還是沒有轉動,超怪因為原廠設定是96度狀況下沒有開冷氣的話,風扇會開啟散熱,sport模式下,水溫都100度了,沒有開冷氣的狀況下,風扇還是不打,我覺得很怪,不敢在測下去了,直接請廠商問一下法國晶片原廠,到底幾度才會開啟。調整回normal模式,就沒有風扇不轉的問題了。
晶片提升數據是17PS跟2.55公斤米,廠商說這是在normal模式下測得的。
廠商提供五年保固


電腦直接放在手套箱

今天稍微體驗了一下Sport跟normal差異,覺得sport換檔銜接更快,更競技化,開起來的確很爽快,不過還是要等廠商詢問過後原因跟開啟溫度後,我才敢用,不然毛毛的。
這樣加一加,理論上我的X-trail引擎輸出應該已經破200PS了,但是車重達1.6頓,只能說開起來順暢,稱不上快,但是更好的馬力重量比,應該會更省油才對。
藤壺尾管官方數據,號稱可以增加5PS,扭力增加0.2公斤米
再來是PowerSystem 比較了不少改裝電腦跟晶片,最後選擇這款,也不是說其他不好,是因為這款的安裝方式跟拆卸方法,以後不想用可以拆開賣。今天安裝的時候,這款電腦是屬於外掛的電腦,只需要接四條訊號線,NA車款有normal跟sport模式,本來廠商是直接幫我設成sport模式,結果安裝好試完車都很滿意,一問之下,才知道目前是sport模式,不過正在還原車內版件的時候,我發現一件事水溫表顯示水溫100度了,但是散熱風扇還是沒有轉動,超怪因為原廠設定是96度狀況下沒有開冷氣的話,風扇會開啟散熱,sport模式下,水溫都100度了,沒有開冷氣的狀況下,風扇還是不打,我覺得很怪,不敢在測下去了,直接請廠商問一下法國晶片原廠,到底幾度才會開啟。調整回normal模式,就沒有風扇不轉的問題了。
晶片提升數據是17PS跟2.55公斤米,廠商說這是在normal模式下測得的。
廠商提供五年保固
電腦直接放在手套箱
今天稍微體驗了一下Sport跟normal差異,覺得sport換檔銜接更快,更競技化,開起來的確很爽快,不過還是要等廠商詢問過後原因跟開啟溫度後,我才敢用,不然毛毛的。
這樣加一加,理論上我的X-trail引擎輸出應該已經破200PS了,但是車重達1.6頓,只能說開起來順暢,稱不上快,但是更好的馬力重量比,應該會更省油才對。
我的Shimano BB終於到了
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
SWIFT T3套件問題改良
相信很多購買SWIFT這台小車的朋友,應該為數不少的直接改T3套件,尾管雙出,外觀超殺超好看的,不過問題來了,T3套件帶來的缺點,主要是來自雙出排氣管,不過最好看的部分也是排氣管啦。所以改套件改了都改了,總不能因為共振、排氣聲音太吵、起步無力、跟耗油去拆掉套件吧,所花費的費用會不少。
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,可以解決這一切的問題,排氣管帶來的共振、還有聲音過大,回壓不足,造成起步無力,這也導致市區行駛耗油。因此在原廠的中段消音器前面,在加上一段回壓型的消音器,增加回壓量,並且加強消音,按照這樣改好,所有問題都解決了,不再被這些問題所困擾。
新焊上消音桶

後面直接加上原來中段消音

重點是這樣改,最便宜,如果去買整段白鐵中段,至少要5000以上,這樣改不用3張小朋友。
其實這樣的想法,可以給所有有改尾管的朋友參考,可以在中消上加強消音跟回壓,改善因為改尾管帶來的問題。
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,可以解決這一切的問題,排氣管帶來的共振、還有聲音過大,回壓不足,造成起步無力,這也導致市區行駛耗油。因此在原廠的中段消音器前面,在加上一段回壓型的消音器,增加回壓量,並且加強消音,按照這樣改好,所有問題都解決了,不再被這些問題所困擾。
新焊上消音桶
後面直接加上原來中段消音
重點是這樣改,最便宜,如果去買整段白鐵中段,至少要5000以上,這樣改不用3張小朋友。
其實這樣的想法,可以給所有有改尾管的朋友參考,可以在中消上加強消音跟回壓,改善因為改尾管帶來的問題。
SWIFT T3套件問題改良
相信很多購買SWIFT這台小車的朋友,應該為數不少的直接改T3套件,尾管雙出,外觀超殺超好看的,不過問題來了,T3套件帶來的缺點,主要是來自雙出排氣管,不過最好看的部分也是排氣管啦。所以改套件改了都改了,總不能因為共振、排氣聲音太吵、起步無力、跟耗油去拆掉套件吧,所花費的費用會不少。
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,可以解決這一切的問題,排氣管帶來的共振、還有聲音過大,回壓不足,造成起步無力,這也導致市區行駛耗油。因此在原廠的中段消音器前面,在加上一段回壓型的消音器,增加回壓量,並且加強消音,按照這樣改好,所有問題都解決了,不再被這些問題所困擾。
新焊上消音桶

後面直接加上原來中段消音

重點是這樣改,最便宜,如果去買整段白鐵中段,至少要5000以上,這樣改不用3張小朋友。
其實這樣的想法,可以給所有有改尾管的朋友參考,可以在中消上加強消音跟回壓,改善因為改尾管帶來的問題。
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,可以解決這一切的問題,排氣管帶來的共振、還有聲音過大,回壓不足,造成起步無力,這也導致市區行駛耗油。因此在原廠的中段消音器前面,在加上一段回壓型的消音器,增加回壓量,並且加強消音,按照這樣改好,所有問題都解決了,不再被這些問題所困擾。
新焊上消音桶
後面直接加上原來中段消音
重點是這樣改,最便宜,如果去買整段白鐵中段,至少要5000以上,這樣改不用3張小朋友。
其實這樣的想法,可以給所有有改尾管的朋友參考,可以在中消上加強消音跟回壓,改善因為改尾管帶來的問題。
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
SELLE SMP TRK座墊入手
潭雅神綠園道
上周末,帶著一家子跟朋友,相約一同去潭雅神綠園道,不過因為朋友塞車之故,導致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快兩個小時,太陽開始大了,真的好熱,雖然都有做防曬措施,還是有點曬傷。
延伸閱讀:相關位置圖跟介紹
潭雅神綠園道簡介
貫穿潭子、大雅及神岡,全長約十一點八公里的潭雅神綠園道, 是繼東豐自行車綠廊後,第二條跨鄉鎮的自行車專用道,利用軍方舊鐵道興建而成, 園道開闢之初,為了讓園道更添綠意與特色,交旅局特協助潭子、大雅、神岡進行樹種植栽,潭子段栽種紅色系樹種、大雅段栽種黃色系樹種、神岡段栽種紫色系樹種,運用植物的顏色變化做為園道的視覺主軸,以達到地域屬性的區隔感,坡度平緩,非常適合民眾騎車運動,或是親子同遊。
不過來回總共20幾公里,平常沒有騎車練習的朋友,一次騎完,可能會有後遺症,例如膝蓋痛,肌肉痛或者屁屁痛。整體而言,規畫上雖然不是封閉型的自行車道,中間好幾段有十字路口,要等紅綠燈,但是車道還算寬敞,有幾段特意規劃的起伏路面,蠻有趣的。不過還是建議量力騎乘,不用勉強自己一次騎完,畢竟並不算短,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可能會造成運動傷害喔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